教育咨询

2026港校硕士申请攻略:新专业井喷背后的选择逻辑与机遇挖掘

2025-08-28 11:12:56 中国香港留学云 4008-941-360

大学排名

院校大全

留学案例

在线申请

2025年香港高校硕士项目已呈现“上新”热潮,数十个前沿专业与扩招计划覆盖人工智能、金融科技等高薪领域。进入2026年申请季(26Fall),港校持续发力新增硕士专业,同时学费逐步向英美名校靠拢。面对成本上涨与招生规模扩大的双重变化,准留学生需清晰判断:港校新专业是否适配自身需求?又该如何把握申请机遇?

一、26Fall港校新增硕士专业分类解析

2026年香港高校新增硕士专业聚焦行业前沿,可划分为AI技术融合、商业特色细分、可持续发展三大方向,各专业在课程设置、学习模式与就业导向中呈现鲜明特色。

(一)AI技术融合类:跨领域应用成核心

AI作为全球人才需求高地,港校26Fall新增AI相关专业更注重“技术+场景”的深度结合,部分项目还提供灵活学习选择,兼顾在职人群需求。

香港大学-计算机科学硕士(AIxWeb3方向)

该专业隶属于港大CDS(计算数据科学)领域,仅在上海校区开设,26Fall首次面向外部学生招生(预计2025年10月开放申请)。课程以AI与Web3技术融合为核心,学习模式灵活度高:可全程在上海就读,也可选择香港、上海各读一学期。虽为全日制项目,但上课时间集中在周末,特别适合上海地区的全职从业者申请。

香港理工大学-智能机器人工程理学硕士

作为全香港首个智能机器人工程领域的硕士课程,该专业聚焦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,学费达25.5万港币,与部分商科专业学费持平,可见其在硬件设备与实践教学上的高投入。

香港理工大学-酒店业人工智能硕士

依托港理工在“旅游休闲管理”领域的优势(2017-2024年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世界第一),该专业实现“酒店管理+AI技术”的跨界融合,培养行业数字化转型所需人才,学费为32.55万港元。
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-人工智能(科学应用)理学硕士

港中深近年理工科专业热度攀升,部分专业招生门槛已超香港中文大学本校。该AI硕士项目侧重科学应用场景,毕业生可与香港高校学生同等获得IANG签证(非本地毕业生留港/回港就业安排),为赴港工作提供便利。

(二)商业特色细分类:小众赛道显优势

26Fall港校商科新增专业跳出传统领域,瞄准细分行业需求,部分专业虽看似“小众”,却依托香港地域优势具备独特竞争力。

香港中文大学-航空管理硕士

这是首个开设在商学院的航空类硕士课程,紧跟亚洲航空业高速发展趋势。课程聚焦航空公司运营管理与机场运营管理,旨在培养掌握航空商业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复合型人才。香港作为全球最繁忙国际机场所在地,同时是粤港澳大湾区门户,为学生提供了贴近行业实践的地理优势。

香港中文大学-体验经济领导力硕士

作为亚太地区首个专注体验经济的硕士项目,课程覆盖酒店、旅游、活动等多行业,核心是培养企业客户体验优化所需的领导力人才。与航空管理硕士的“明确行业对口”不同,该专业就业范围更宽泛(几乎所有注重客户体验的行业均可适配),但需注意:目前多数企业尚未单独设立“客户体验专属岗位”,职业发展路径需结合个人规划进一步明确。

(三)可持续发展类:政策风口下的技术导向

随着“双碳”目标与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共识,港校新增可持续相关专业以“技术落地”为核心,课程内容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。

香港科技大学-数字与可持续城市硕士

该专业隶属于土木工程领域,聚焦新兴技术的实际应用,课程涵盖3D打印、数字双胞胎、GIS(地理信息系统)、卫星遥感、建筑机器人等方向,直接对接“智慧城市+碳中和”的行业需求。

香港理工大学-可持续能源理学硕士

课程偏向理工科,围绕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最新议题展开,目前已开放提前批申请,学费为25.5万港币。适合对新能源技术研发、能源政策分析感兴趣的学生。

香港大学-气候管治与风险管理硕士(专业调整)

虽非26Fall新增专业,但存在重要调整:该专业原隶属于经管学院(商科范畴),26Fall起转入社科学院,学费却保持不变(36万港币/年),仍与商科专业收费标准一致。

二、26Fall港校硕士申请建议

港校新专业虽存在“首年申请红利”,但需结合自身背景、职业规划精准选择。以下分院校提供针对性建议,并总结新专业申请核心亮点。

(一)分院校申请策略

香港大学

重点关注AIxWeb3方向(上海校区):适合追求技术前沿、计划在长三角发展的学生,理工科背景优先;跨专业申请者需提前补强AI、Web3相关技术能力(如选修线上课程、参与相关项目)。

利用老专业“放宽限制”机遇:港大正拆分传统专业、开设细分方向(如会计专业新增“会计分析”“可持续会计与金融”),原老专业(如会计硕士)已明确“欢迎跨专业申请”,并为非会计背景学生提供免费预备课程。若辅修过会计课程或有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经历,即使本科非会计专业,也可尝试申请。

香港中文大学

航空管理硕士:适合职业规划明确、希望进入航空/物流体系的学生,可依托香港航空业资源积累实践经验。

体验经济领导力硕士:适合对文旅、奢侈品、互联网用户体验领域感兴趣的学生,需提前思考“如何将专业能力与目标行业结合”(如实习中侧重客户体验优化相关工作)。

核心优势:两个新专业均为“首年招生”,申请门槛相对较低,学费30万港币/年,性价比突出。

香港科技大学

数字与可持续城市硕士:踩中“智慧城市+碳中和”双风口,采用滚动录取模式,需尽早申请;土木工程、环境工程背景学生适配度高,跨专业申请者可补修城市数字化、环境科学相关课程提升竞争力。

材料工程相关专业(新增方向):适合对新能源、半导体材料研发感兴趣的学生,共设三轮申请,建议优先冲刺第一轮(竞争压力最小)。

香港理工大学

可持续能源理学硕士:跨专业申请者需在简历中突出能源相关经历(如光伏电站调研、碳中和项目志愿者、新能源企业实习等),强化“对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兴趣与实践积累”。

(二)新专业申请核心亮点

聚焦高需求领域:新增专业均瞄准国家大力推动、全球人才紧缺的方向(如AI、可持续发展、智慧城市),毕业后就业适配度高,易对接高薪岗位。

首年申请门槛友好:新专业开设初期,院校对“培养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”尚在观察阶段,因此申请难度相对较低,对本科专业限制更宽松,适合跨专业、想冲击名校的学生把握机遇。

地域与资源优势:部分专业依托香港地域特色(如航空管理依托香港国际机场资源、可持续城市依托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需求),能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行业实践的学习体验。

三、港校申请进入“新赛道博弈”时代

26Fall港校硕士申请已告别“扎堆热门专业内卷”的阶段,转而进入“抓准新兴赛道突围”的新阶段。新专业虽带来机遇,但需理性判断:若学费成本(逐步对标英美)、专业适配度(如体验经济类专业的就业模糊性)与自身规划匹配,可借助“首年申请红利”提升录取概率。目前26Fall港校硕士申请已启动,建议有意向的学生尽早明确方向,补充相关背景(如实习、课程、项目经历),为申请做好充分准备。

相关资讯
中国香港留学评估
已有-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
© 2005-2025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