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咨询

内地读硕也能规划香港身份?大湾区这4所合办院校藏着新机会

2025-10-17 15:12:09 中国香港留学云 4008-941-360

大学排名

院校大全

留学案例

在线申请

2005年,中国首所内地与香港合办高校——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在广东珠海落地,为两地教育合作奠定基础。此后,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、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、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陆续成立,四所院校凭借“资源共享、双证加持、身份通道”三大核心优势,成为众多学子升学的热门选择。

这些院校不仅实现香港本部与内地校区的优势互补,毕业生还能同时获得内地认可学历与香港高校学位证书,更可通过香港IANG签证政策申请赴港就业,进而开启香港身份规划之路。下文将详细梳理四所院校的硕士招生要求,并延伸解读其背后的多重优势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一、四所中港合办院校硕士招生详情

1.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:2022年新校,跨学科培养特色鲜明

院校概况:2022年建成于广州南沙区,硕博士教育均属境外学位体系,毕业颁发香港科技大学学位证书,与本部学历认可度一致。

学术架构:摒弃传统“学院-学系”模式,设立功能、信息、系统、社会四大“枢纽”,聚焦跨学科融合,鼓励不同领域科研与学术合作。

硕士招生专业:往年以研究型硕士、博士为主,2024年新增多个授课型硕士专业(学制2年),具体涵盖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、可持续能源等前沿领域(以院校当年公布为准)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培养特色:独创“学术+实践”双主线模式,所有学生需在行业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完成至少一学期实习,强化就业竞争力。

申请要求:

基本要求:持有本科毕业证书,优先录取相关学科背景学生;

语言要求:雅思6.5(单项不低于5.5)或托福80分。

2.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:2014年建校,多学院覆盖全面

院校概况:2014年成立于深圳龙岗区,与香港中文大学共享世界排名(如QS世界大学排名),毕业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,学历受内地、香港及国际认可。

硕士招生专业:开放招生的学院包括人文社科学院、理工学院、经管学院、医学院、数据科学学院、音乐学院、公共政策学院,所有硕士专业学制均为2年,覆盖文、理、工、商、医等多个领域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申请要求:

基本要求:持有本科毕业证书,本科期间成绩不低于“B”(具体以院校学分换算标准为准);

语言要求:雅思6.5分或托福79分;

备注:部分专业(如经管学院MBA、医学院临床相关专业)可能要求提交GMAT/GRE成绩或相关实习证明,需以专业招生简章为准。

3.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:2024年新校,聚焦科技与创新

院校概况:2024年正式招生,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作为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的重要校区,毕业生将获得与香港本部一致的学位证书,享受同等学历效力。

硕士招生专业:授课型硕士学制2年,首批开放专业以理工科、应用型学科为主,包括计算机科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数据科学、商务资讯系统、工程管理、电子信息工程、材料工程及纳米技术;2026年计划新增“创新创业”专业(待教育部门审批)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申请要求:

基本要求:持有本科毕业证书,对学科背景要求以具体专业为准;

语言要求:英语六级425分、雅思6.0分或托福79分,三者满足其一即可。

4.北师香港浸会大学:2005年首校,中文授课优势突出

院校概况:2005年成立于珠海高新区,是内地与香港合办高校的“先行者”,拥有多个优势学科—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统计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应用经济学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,统计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数学、传播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。

硕士招生专业:开设10个授课型硕士专业方向,学制1年,其中“传播学硕士”及下属6个专修方向均采用中文授课,适合英语基础较弱或偏好中文教学环境的学生;其他专业以英文授课为主(具体以专业要求为准)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申请要求:

基本要求:持有本科毕业证书,部分专业(如艺术类、设计类)可能要求提交作品集;

语言要求:英语四级/六级430分、雅思5.5分或托福65分,满足其一即可;

备注:个别专业(如传播学、艺术设计相关方向)可能额外要求面试或提交研究计划书,需关注院校通知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二、中港合办院校的多重优势与规划建议

1.学历与身份:双证加持+香港身份通道

四所院校的核心优势之一,在于“学历双认可”——毕业生既能获得内地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证明(满足考公、考研、国企就业要求),又能拿到香港高校学位证书(符合香港及国际就业、深造标准)。

更关键的是,毕业生可申请香港政府推出的“IANG非本地毕业生留港/回港就业安排”:只要获得香港高校学位(含合办院校颁发的香港学位),即可申请为期2年的IANG签证,赴港就业后满7年,即可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。对于希望兼顾内地生活与香港身份的学生而言,这一路径无需“赴港全日制就读”,降低了时间与生活成本。

2.升学与就业:资源共享+地域红利

学术资源:四所院校均与香港本部共享师资、科研平台及图书馆资源,部分课程由香港本部教授授课,学生可参与两地联合科研项目,接触国际前沿学术理念。

就业优势: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(如深圳的科技产业、广州的制造业、东莞的高新技术产业、珠海的生物医药产业),院校与本地龙头企业合作密切,实习与就业机会丰富;同时,持有香港学位可同时参与内地、香港两地招聘,例如香港金融、科技行业的岗位,对合办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度与香港本部一致。

3.报考建议: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院校

若偏好“前沿跨学科”:优先考虑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,其“枢纽”架构适合对人工智能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感兴趣的学生;

若追求“综合排名与全面学科”: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覆盖领域广,经管、医学、人文等专业实力强劲,适合目标明确的学生;

若关注“新兴院校与本地产业结合”: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位于松山湖高新区,理工科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高,适合计划在大湾区就业的学生;

若需要“中文授课或短学制”:北师香港浸会大学1年学制+中文授课专业,适合希望快速毕业或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粤港澳大湾区的四所中港合办院校,不仅为内地学生提供了“家门口读香港高校”的机会,更通过“双证学历+IANG签证”的组合,打通了升学、就业、身份规划的全链条。对于希望兼顾内地发展与香港资源的学生而言,这些院校无疑是极具性价比的选择,未来随着大湾区教育合作的深化,其优势还将进一步凸显。

相关资讯
中国香港留学评估
已有-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
© 2005-2025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
顶部